平台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目的是实现实名制,一是可以识别用户的合法身份,二是,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实名制。
想法是善意的,目的是明确的,……手法,也是不错滴!!!
但是这样上传身份证照片,并不是很安全可靠的。
用户在注册的时候,网站会缓存信息,那黑客通过“拖库”、“撞库”等手段,就能获取用户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就会进入身份校验的黑市。
个人觉得,在身份校验这方面,平台方面还是应该想想其他的方式了,比如生物识别,人脸啊,虹膜啊,安全性还是不错的。
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世界,身份是区别于其他个体的一种标识。为了与其他个体有所区别,身份必须具有唯一性。当然,唯一性也是有范围的,如电话号码,在一个区域内是唯一的,如果考虑多个区域,可能会有相同的号码,但只要再添加区域号段,又能唯一区分开来。网络环境下的身份不仅仅用于标识一个人,也可以用于标识一个机器、一个物体,甚至一个虚拟的东西(如进程、会话过程等)。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身份是只在一定范围内用于标识事、物、人的字符串。
一、身份认证概述
网络环境下的认证不是对某个事物的资质审查,而是对事物真实性的确认。结合起来考虑,身份认证就是要确认通信过程中另一端的个体是谁(人、物、虚拟过程)。
那么,怎么知道通信的另一端是谁呢?通常,通信协议都要求通信者把身份信息传输过来,但这种身份信息仅用于识别,不能保证该信息是真实的,因为这个身份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可以被恶意篡改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身份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呢?事实上要完全杜绝恶意篡改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公共网络(如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而能做的,就是在身份信息被恶意篡改后,接收端可以很容易检测出来。
要识别真伪,首先要“认识”真实的身份。通过网络传递的身份可能是陌生人的身份,如何判断真伪?这里需要阐述一个观点:要识别真伪,必须先有信任。在网络环境下,信任不是对一个人的可靠性认可,而是表明已经掌握了被验证身份者的重要秘密信息,如密钥信息。假设A与B之间有一个得到确信的共享密钥,不管这个共享密钥是怎么建立的,他们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信任。如果A确信掌握B的公开密钥,也可以说A对B建立了信任,但还不能说明B对A建立了信任。从上述讨论不难看到,在完全没有信任基础的情况下,新的信任是不能通过网络建立的,否则是不可靠的。
二、身份认证机制
身份认证的目的是鉴别通信中另一端的真实身份,防止伪造和假冒等情况发生。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方法主要是密码学方法,包括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公开密钥密码算法、数字签名算法等。
对称加密算法是根据Shannon理论建立的一种变换过程,该过程将一个密钥和一个数据充分混淆和置乱,使非法用户在不知密钥的情况下无法获得原始数据信息。当然一个加密算法几乎总伴随着一个对应的解密算法,并在对称密钥的参与下执行。典型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DES和AES。
公钥密码算法需要2个密钥和2个算法:一个是公开密钥,用于对消息的加密;一个是私钥(私有密钥),用于对加密消息的解密。根据名称可以理解,公开密钥是一个能公开的密钥,而私钥只能由合法用户掌握。典型的公钥密码算法包括RSA公钥密码算法和数字签名标准DSS。
数字签名实际是公钥密码的一种应用,其工作原理是,用户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某个消息进行签名,验证者使用签名者的公开密钥进行验证,这样就实现了只有拥有合法私钥的人才能产生数字签名(不可伪造性)和得到用户公钥的公众才可以进行验证(可验证性)的功能。
根据身份认证的对象不同,认证手段也不同,但针对每种身份的认证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果被认证的对象是人,则有三类信息可以用于认证:(1)你所知道的(what you know),这类信息通常理解为口令;(2)你所拥有的(what you have),这类信息包括密码本、密码卡、动态密码生产器、U盾等;(3)你自身带来的(what you are),这类信息包括指纹、虹膜、笔迹、语音特征等。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认证只需要一种类型的信息即可,如口令(常用于登录网站)、指纹(常用语登录电脑和门禁设备)、U盾(常用于网络金融业务),而用户的身份信息就是该用户的账户名。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如涉及资金交易时,认证还可能通过更多方法,如使用口令的同时也使用U盾,这类认证称为多因子认证。
如果被认证的对象是一般的设备,则通常使用“挑战—应答”机制,即认证者发起一个挑战,被认证者进行应答,认证者对应答进行检验,如果符合要求,则通过认证;否则拒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认证就是一个典型的对设备的认证,这里设备标识是电话卡(SIM卡或USIM卡),认证过程则根据不同的网络有不同的方法,例如,GSM网络和3G网络就有很大区别,LTE网络又与前2种网络有很大不同,但都使用了“挑战—应答”机制。
在物联网应用环境下,一些感知终端节点的资源有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通信资源,实现“挑战—应答”机制可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种情况下需要轻量级认证。为了区分对人的认证和对设备的认证,把这种轻量级认证称为对物的认证。其实,对物的认证不是很严格的说法,因为在具体技术上是对数据来源的认证。
三、对“人”的认证
人在网络上进行一些活动时通常需要登录到某个业务平台,这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主要通过下面3种基本途径之一或其组合来实现:所知(what you know),个人所知道的或掌握的知识,如口令;所有(what you have),个人所拥有的东西,如身份证、护照、信用卡、钥匙或证书等;个人特征(what you are),个人所具有的生物特性,如指纹、掌纹、声纹、脸形、DNA、视网膜等。
(一)基于口令的认证
基于口令的认证方式是较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最初阶段,用户首先在系统中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登录口令。系统将用户名和口令存储在内部数据库中,注意这个口令一般是长期有效的,因此也称为静态口令。当进行登录时,用户系统产生一个类似于时间戳的东西,把这个时间戳使用口令和固定的密码算法进行加密,连同用户名一同发送给业务平台,业务平台根据用户名查找用户口令进行解密,如果平台能恢复或接收到那个被加密的时间戳,则对解密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判断认证是否通过;如果业务平台不能获知被加密的时间戳,则解密后根据一定规则(如时间戳是否在有效范围内)判断认证是否通过。静态口令的应用案例随处可见,如本地登录Windows系统、网上博客、即时通信软件等。
基于静态口令的身份认证技术因其简单和低成本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这种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安全性仅依赖于口令,口令一旦泄露,用户就可能被假冒。简单的口令很容易遭受到字典攻击、穷举攻击甚至暴力计算破解。特别地,一些业务平台没有正确实现使用口令的认证流程,让用户口令在公开网络上进行传输,认证方收到口令后,将其与系统中存储的用户口令进行比较,以确认对象是否为合法访问者。这种实现方式存在许多隐患,一旦记录用户信息的文件泄露,整个系统的用户账户信息连同对应的口令将完全泄露。网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用户信息被公开到网上的现象,反映的就是这种实现方式的弊病。另外,这种不科学的实现方式也存在口令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的安全隐患。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化和网络攻击手段的多样化,口令认证技术也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为了防止一些计算机进程模拟人自动登录,许多业务平台还增加了计算机难以识别的模糊图形。
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容易遭受如下安全攻击。
(1)字典攻击。攻击者可以把所有用户可能选取的密码列举出来生成一个文件,这样的文件被称为“字典”。当攻击者得到与密码有关的可验证信息后,就可以结合字典进行一系列的运算,来猜测用户可能的密码,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验证猜测的正确性。
(2)暴力破解。也称为“蛮力破解”或“穷举攻击”,是一种特殊的字典攻击。在暴力破解中所使用的字典是字符串的全集,对可能存在的所有组合进行猜测,直到得到正确的信息为止。
(3)键盘监听。按键记录软件以木马方式植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后,可以偷偷地记录下用户的每次按键动作,从而窃取用户输入的口令,并按预定的计划把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出去。
(4)搭线窃听。通过嗅探网络、窃听网络通信数据来获取口令。目前,常见的Telnet、FTP、HTTP 等多种网络通信协议均用明文来传输口令,这意味着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传输的所有信息(包括明文密码和用户数据)都有可能被窃取。
(5)窥探。攻击者利用与用户接近的机会,安装监视设备或亲自窥探合法用户输入的账户和密码。窥探还包括在用户计算机中植入木马。
(6)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这是一种通过对受害者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设置心理陷阱进行诸如欺骗、伤害等手段,取得秘密信息的手法。
(7)垃圾搜索。攻击者通过搜索被攻击者的废弃物(如硬盘、U 盘、光盘等),得到与口令有关的信息。
为了尽量保证安全,在使用口令时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足够长的口令,不使用默认口令;
(2)不要使用结构简单的字母或数字,尽量增加密码的组合复杂度;
(3)避免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的口令,并且要定期更换口令。
为克服静态口令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动态口令认证逐渐成为口令认证的主流技术。顾名思义,动态口令是指用户每次登录系统的口令都不一样,每个口令只使用一次,因而也叫一次性口令(OTP , One Time Password),具有“一次一密”的特点,有效保证了用户身份的安全性。但是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时间或次数不能保持良好的同步,就可能发生无法使用的问题。OTP的原理是采用一类专门的算法(如单向散列函数变化)对用户口令和不确定性因子(如随机数)进行转换生成一个一次性口令,用户将一次性口令连同认证数据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利用同样的算法计算出结果与用户提交的数据对比,对比一致则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通过这种方式,用户每次提交的口令都不一样,即使攻击者能够窃听网络并窃取登录信息,但由于攻击每次窃取的数据都只有一次有效,并且无法通过一次性口令反推出用户的口令,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认证过程的安全性。 OTP 从技术上可以分为3种形式:“挑战—应答”、时间同步和事件同步。
科摩多杀毒软件。
一个绿色的盾牌里面有个C字母。这个软件我是在PC版应用宝里面找到的。Comodo创新的软件和服务:
(1) 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建立在线信任的核心——来证明某东西或某人是真实的,黑客、造假者和模仿者靠欺骗生存。信任是建立在个人、企业、网站或软件发行商的真实身份通过严格验证的基础上的,以确保他们确实是他们声称的是谁,确保他们的身份信息没有被篡改。这种信任是成功的在线业务和可信的在线交流的核心。
(2) 信息加密:对机密信息加密是防止被黑客窃取的有效方法。充分利用强大的公钥基础设施(PKI)(数字证书)来确保加密的信息只能被授权方使用。
(3) 漏洞检测:及时发现并通报各IT组织其服务器/网站的漏洞以及不当配置有可能被黑客所利用,并提供咨询意见或解决方案。
(4) 终端安全:在电脑的互联网接入层面和操作系统层面来防止黑客能访问您的个人或企业的财务信息。
90后做“颜值检测”软件实为窥人隐私,最终得到了什么处罚?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开启百度搜索引擎,键入“颜值打分”,互联网技术上各式各样的评分手机软件尽收眼底。这种APP或微信小程序中,有极少数披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外套、喊着测面改运的营销手段,干着诈骗的事情,或者骗领使用人金钱,或者盗取并贩卖其个人信息。
中央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开播了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审判的一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庭审现场状况。
此案被告李某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的高级程序员,不上30岁,在影子网络一个名字叫做“茶马古道”的论谈上安装了一组源码,并运用这组源码,撰写了一款所说颜值打分的黑客工具。李某还将该发布软件在一个掩藏的暗网论坛上出售。
涉案手机软件宣称可对面部照片全自动得分,还能分辨皮肤情况。在实例照片下边,装有表明其强劲检测作用的详细介绍:“年纪21岁上下,长相73.4,肌肤身心健康度18.769,色素斑度9.437”等,看上去十分技术专业。很多人就是见到那样的详细介绍,下载并安装了这个手机软件。
就这样一款看起来技术专业并且完全免费的颜值打分手机软件,只需安装到手机上,便会在设备没什么发觉的情形下,将手机图库里的照片传入开发设计人李某的网络服务器上。
江苏省的高先生出自于好奇心安装了这款手机软件,尽管从组装到卸载掉仅有短短的数分钟,但他手机图库中存放的驾驶证、快递公司、商业保险信息及其朋友们的支付宝帐号等,早已所有传入了李某的网络服务器上。
被告李某除开制做黑客工具开展销售和不法盗取客户的手机图库信息以外,也有一项罪行,便是向别人不法给予个人信息。李某用自身在暗在网上出售“长相检验”手机软件获得的虚拟货币,选购了一个名字叫做“社工库材料”的文档。
暗在网上这一“社工库材料”中,包括着8100多万条个人信息。李某出自于好奇心,在里招聘面试着查找自身的信息,想不到不仅找到,并且还十分精确。一键破解这一巨大个人信息数据库查询的准确性,李某感觉很春风得意。
出自于显摆自身可以收集并把握如此大量而精确的私人信息数据信息的心理状态,李某又将这一“社会工作者信息库”再度公布到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下载。后经公安部门侦察核查,这一“社工库材料”中包括的八千多万条个人信息都十分精确。
据审理案件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倒查了“社工库材料”的十个受害人,全是可以准确地锁住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岗位状况和一些基本情况
最后,被告李某因违背国家相关要求,运用入侵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程序流程,盗取并不法向别人给予公民个人信息,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期三年,宣布判缓三年,并罚款RMB一万元。
在这里起案子开庭审理全过程中,检察系统强调,被告方李某的手段早已侵害了不特殊大部分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性,不但早已触及刑法,也侵害了集体利益,组成了民事法律侵权行为,还理应承当法律责任。
因为储存照片、个人信息数据信息的百度云盘,出售的侵权行为手机软件等,没法利用传统式的扣留、收走手机上、计算机等方法删掉,因而,为了更好地彻底解决涉案个人信息再次发生被不法获得、散播的风险性,法院栽定被告方永久删除长相检测软件及有关编码、盗取的涉案照片,及其百度云盘上储存的有关公民个人信息,并对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公布道歉。
在大法官和检查官的多方面印证下,李某逐一彻底删除了涉案的相关数据信息信息,涉案的交友软件号及百度云盘也被所有销户。除此之外,李某仍在保证书上签名,确保自身再也不将信息根据一切方法修复。与此同时依照宣判的规定,仍在公平正义在网上开展了公布道歉。
2021年9月底,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协同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就附加民事公益诉讼的宣判内容,对李某开展申请强制执行
据执行法官详细介绍,李某被扣留的计算机及其三手机,人民法院最后还将根据物理学方法开展完全催毁。以上诸多个人行为对策,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个人信息不容易被修复,不容易被再度运用。
在个人信息维护案子中引进环境公益诉讼规章制度,既能缓解个人的消费者维权压力,与此同时还能提升违法违纪的成本费,对抵制个人信息行业的违法违纪个人行为有着关键实际意义。
近些年,刑法修正案(九)、民法及其个人信息保障法等,都是在大力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障幅度。多位阶好几部法律法规将具有多种维护功效,让个人信息在搜集、储存、应用、生产加工、传送等各阶段获得全传动链条维护,最后创建并逐步完善一个全面的个人信息法律法规保障管理体系。
一般判断:
1、查看端口,特别是从其他主机上扫描本机所有开放端口(以防本机上被隐藏的端口) 。
2、查看进程,特别是用带有路径和启动参数的进程查看软件检查。
3、检查所有启动项(包括服务等很多启动位置) 。
4、查看可引起程序调用的关联项、插件项 。
高级防范:(防止内核级隐藏端口、进程、注册表等)
1、用其他可读取本系统文件的os启动,检查本机文件、注册表。
2、用网络总流量对比各套接字流量和、查看路由器网络通讯记录等方法分析异常网路通讯。
方法:
1、检查网络连接情况 由于不少木马会主动侦听端口,或者会连接特定的IP和端口,所以我们可以在没有正常程序连接网络的情况下,通过检查网络连情情况来发现木马的存在。具体的步骤是点击“开始”-“运行”-“cmd”,然后输入netstat -an这个命令能看到所有和自己电脑建立连接的IP以及自己电脑侦听的端口,它包含四个部分——proto(连接方式)、local address(本地连接地址)、foreign address(和本地建立连接的地址)、state(当前端口状态)。通过这个命令的详细信息,我们就可以完全监控电脑的网络连接情况。
2、查看目前运行的服务 服务是很多木马用来保持自己在系统中永远能处于运行状态的方法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点击“开始”-“运行”-“cmd”,然后输入“net start”来查看系统中究竟有什么服务在开启,如果发现了不是自己开放的服务,我们可以进入“服务”管理工具中的“服务”,找到相应的服务,停止并禁用它。
3、检查系统启动项 由于注册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比较复杂,木马常常喜欢隐藏在这里。检查注册表启动项的方法如下:点击“开始”-“运行”-“regedit”,然后检查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HKEY-USERS\.Default\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所有以“run”开头的键值。 Windows安装目录下的System.ini也是木马喜欢隐蔽的地方。打开这个文件看看,在该文件的[boot]字段中,是不是有shell=Explorer.exe file.exe这样的内容,如有这样的内容,那这里的file.exe就是木马程序了。
4、检查系统帐户 恶意的攻击者喜在电脑中留有一个账户的方法来控制计算机。他们采用的方法就是激活一个系统中的默认账户,但这个账户却很少用的,然后把这个账户的权限提升为管理员权限,这个帐户将是系统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恶意的攻击者可以通过这个账户任意地控制计算机。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用以下方法对账户进行检测。
点击“开始”-“运行”-“cmd”,然后在命令行下输入net user,查看计算机上有些什么用户,然后再使用“net user 用户名”查看这个用户是属于什么权限的,一般除了Administrator是administrators组的,其他都不应该属于administrators组,如果发现一个系统内置的用户是属于administrators组的,那几乎可以肯定被入侵了。快使用“net user用户名/del”删掉这个用户。
黑客若要对我们实施攻击,首先要找到我们的IP地址,否则无从下手。隐藏IP地址常用如下三法: 1、使用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若我们浏览网站、聊天、BBS等,这时留下网址是代理服务器的,而非我们的网址。 2、使用工具软件: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具有隐藏IP的功能,若您的电脑前端有路由器、IP共享功能的集线器,则此法无效,因NIS只能隐藏你电脑的IP地址。 3、对于局域网中的电脑,浏览器中的Proxy的地址应设为与Internet连接的那台电脑的地址。 以上措施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入侵,但仍存在疏漏之处,黑客仍可利用端口扫描找到你的IP地址,更进一步的措施就是“端口防范”。 端口防范 黑客或病毒对您入侵时,要不断地扫描您的计算机端口,如果您安装了端口监视程序(比如Netwatch),该监视程序则会有警告提示。入侵者很可能连续频繁扫描端口以寻找时机,监视程序也会不断地提示您,令您不胜其烦,如果您遇到这种入侵,可用工具软件关闭不用的端口,比如,用“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关闭不用的80和443端口,这两个端口提供HTTP服务,如果您不提供网页浏览服务,尽可 关闭;关闭25和110端口,这两个提供SMTP和POP3服务,不用时也应关闭,其他一些不用端口也可关闭。关闭了这些端口,无异于挡入侵者于大门之外。 在TCP/IP协议上,Windows是通过139端口与其他安装Windows系统的电脑进行连接,关闭此端口,可防范绝大多数的攻击。关闭步骤:[网络]→[配置]→[TCP/IP]→[属性]→[绑定]→[Microsoft网络客户端](把此项前面的“√”去掉,若无此项可不作变动)。 关闭共享和设置密码 若您的电脑非局域网中共享硬盘存取的电脑,可关闭全部硬盘和文件夹共享,步骤是:[网络]→[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前面的“√”去掉即可;如若不能关闭所有硬盘或文件夹共享,则对共享的部分需设置只读与密码,步骤是:右键单击某[文件夹]→[共享…],需注意,由于Windows 9x与Windows Me的共享密码极易被破解,而Windows 2K与Windows XP的密码较安全,级您的操作系统是明智之举。 ActiveX控件与Java的防护 网页中ActiveX控件与Java Applets有较强的功能,而对其功能往往是未知的,一旦是恶意所为,破坏是相当大的,不得不防。IE对此也采取了慎重态度,提供了多种选择,具体设置步骤是:[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自定义级别],建议您对不了解的网页的ActiveX控件与Java程序采取严防的态度。
Passbay UKey8000系列产品是Passbay推出的基于 USB 接口的客户端身份认证硬件设备。
支持MS CSP接口、PKCS#11、PKCS#12、CHAP等接口,可直接应用于电子邮件加密、数字证书签名及OA 、CRM 、ERP等应用系统和网站平台等各种信息系统的认证;
针对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和系统集成商(SI)的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需求,提供易于使用的开发接口(SDK/API),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具备适应多种主流开发语言及运行环境的SDK开发组件;
提供CDROM内容定制,让用户自定义AUTORUN功能;
用户可根据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附属功能模块。
文件方式读写接口,易于开发
选用BLOWFISH加密算法,以文件方式加密读写数据,易于开发和维护,更简捷更全面地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安全访问和信息加密等服务。
集成性能高,适用范围广泛
开发工具包提供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身份认证和安全加密管理开发接口,适用于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可轻松地将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帐号管理、数字证书管理等工具无缝集成入现有系统之中,最大限度提高产品对于终端用户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
可选定制方式
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功能模块,提供增值服务,改善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功能模块: 随身密码库 | 随身收藏夹 | 随身数字证书 | 硬盘加密区 | 随身VPN | Windows登录 | Lotus Notes支持 | 内置RFID模块
下载手机QQ在那里下 在应用商店内下载。首先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找到应用商城,进入商城搜索QQ,点击下载安装即可。腾讯QQ(简称“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
网红八戒连云港灌云人吗 网红八戒,中原黄哥。网红八戒:网红八戒,原名顾猛,1982年出生于自江苏连云港灌云,身高近180厘米,该网红是抖音平台资深车评人,汽车类自媒体创作者。中原黄哥:中原黄哥是河南灌...
有黑客帝国中的男、女演员(尼欧、崔尼蹄、还有那个光头的人)他们的个人资料吗 黑客基努·里维斯英文姓名:Keanu Reeves 中文姓名:基努·里维斯、奇洛·里维斯生日:1964年9月2日(星期三)...
qq头像下出现了个带面具的人 有意无意的隐藏真实的自己,他们不希望一些人看到自身真实表情,他们对待身边的人比较友好,一般来说,这类人在聊天中对陌生人有着防范心理,他们从自我的角度看待社会,觉得这个社会...
B站 电影解说 有喜欢和推荐的吗 电影最TOP :本人极力推荐!很喜欢他的风格,你看节目名称就知道这是一个专业做盘点的节目,定期会做一些好玩儿的盘点,时长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不仅仅是叙述了电影的剧情,...
近年来黑客攻击网络的案件 Yahoo数据泄露事件(2013年-2014年):雅虎公司曾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遭受过多次黑客攻击,导致3亿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盗取,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数据泄露事件之一。会...